states sports betting is legal


虎魄造办处:《从汉代到明代麒麟形象的演化》

从汉代到明代麒麟形象的演化

虎魄造办处

虎魄造办处——致力于学习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特别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琥珀制品

撰文/图片:朱千勇

导语:“麒麟”、“天禄”和“辟邪”的形象,在汉代至唐代的文献中多有记载,但三者之间形象的区分自古都是模糊不清的。很多文献记载同一形象却用不同名称,而后人又各自根据自己的认知去认定这些形象的名称。比如将无角的“狮子”或“翼狮”形象叫做“辟邪”,又将南京、丹阳地区的“天禄”和“辟邪”称之为“麒麟”。所以不能仅靠古代文献去佐证它们的具体名称,这样只会混淆不清。笔者通过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相结合的形式,来溯源各时期的“麒麟”形象。

关键词:麒麟

一、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麒麟”形象

麒麟作为一种祥瑞的动物形象,在中国古代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传说麒麟见于郊野,为人所贱,孔子喟叹麒麟“出非其时”,标志着世界的日暮途穷和哲人的穷困,所写《春秋》于此绝笔,故《春秋》又别称“麟史”、“麟经”。这可能是史料中最早有关麒麟的记载。

战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尔雅》:“麟,麕身,牛尾,一角。”西汉史学家刘向的《说苑·辨物》曰:“故麒麟麕身、牛尾,圆顶一角。”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从鹿其聲。”段玉裁注: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西凉武昭王李暠《麒麟颂》曰:“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网罟。德无不王,为之折股。”南朝·梁·沈约撰《宋书·符瑞志》指麒麟:“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南朝·梁·谢沈所注《毛诗义疏》:“白麟,马足,黄色,圆蹄,角端有肉,音中黄锺。王者至仁则出。”唐代徐坚撰《初学记》卷二九引《孝经古契》:“如麕,头上有角,其末有肉,羊头。”《乐府诗集·卷一·郊庙歌辞一》记载:“《汉书·武帝纪》曰:‘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获白麟,作《白麟之歌》。’颜师古云:‘麟,麇身,牛尾,马足,黄色,圜蹄,一角,角端有肉。’”

从这些文献对“麒麟”外形的描述来看,其整体形象为:像鹿或马,头有一角,角端有肉(圆顶无角尖),麕(麋)身牛尾,马足圆蹄。麒,从鹿(或马)其声。从说文解字来看,其外形应该也和鹿(或马)有关联。

二、出土文物中的“麒麟”形象

1.汉代文物中的“麒麟”形象

全国各地出土了很多画像石,在这些汉代画像石上面,能找到很多与文献描述相符的“麒麟”形象。1982年,江苏邳州燕子埠镇尤村发现一座东汉墓,墓主为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彭城相行长史事、吕守长缪宇。在墓中一块画像石上,有一“麒麟”形象与文献记载相符,并在其右上角有榜题隶书“騏驎”二字(图1)【1】。

(图1)

1995年,在河南荥阳苌村发现一座东汉晚期壁画墓,在前室西壁北侧壁画中发现一“麒麟”形象,其头后隶书“騏驎”二字(图2)【2】。

(图2)

在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画像石上,也发现了“麒麟”形象,其右上角榜题“?不刳胎残少则至”(图3)。《宋书·卷二十八·志第十八·符瑞中》:“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则至。”文献记载与画像石榜题中,有关“麒麟”在何种情况下才会出现的描述基本相符。而武梁祠画像石上的“麒麟”形象,身上有类似鳞片的纹饰,这在全国唐代以前的“麒麟”形象中非常罕见。

(图3)

“麒麟”形象在汉代画像石中还有很多,其形象大多都与当时的文献描述相符(图4~7)。

(图4)

(图5)

(图6)

(图7)

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除了画像石外,还有立体的“麒麟”形象。1974年,河南偃师寇店乡李家村发现一处汉代窖藏,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4件鎏金铜“麒麟”。形制相同,呈站立状,昂首竖目,头顶直立一角,颈部有刻纹的项圈,尾下垂,足近似马蹄状。通体鎏金。高8.6、长6.7宽3厘米,重200克(图8)。原考古简报中称其为“鹿”【3】。

(图8)

大英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东汉鎏金铜“麒麟”(图9),造型与偃师出土的“麒麟”形象相似。这些鎏金铜“麒麟”的造型与文献描述相符,并与汉代画像石上的“麒麟”形象吻合。

(图9)

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从有带有“騏驎””榜题的“麒麟”形象来看,与文献记载中对“麒麟”形象的描述基本吻合。因“麒麟”似鹿或马,所以常用马或鹿做偏旁,故“騏驎”即“麒麟”。同时,全国各地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也常见这种造型,虽然大多没有榜题,但参考有榜题的“麒麟”造型,便可以认定这些没有榜题的造型都是“麒麟”形象。因此,可见汉代时期“麒麟”的造型相对比较统一,其特征为长的像鹿或马、头有一角、角端有肉(圆顶无角尖)、麕(麋)身牛尾、马足圆蹄;少数有翼、有鳞。

2.汉代“麟趾金”与麒麟形象的互补关系

先秦时期的《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这段诗中描绘了瑞兽麒麟是有趾、定和角。

(图10)

《汉书·武帝纪》:“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据《艺文类聚·卷八十三·宝玉部上》记载:“《汉书》曰:武帝行幸回中,诏曰:往者朕郊见上帝,泰山见金,宜更黄金为麟趾褭蹄,以协瑞焉,‘获白麟有瑞,故铸金如麟马,以协嘉祉也,古有骏马,名腰褭,赤喙黑身,日行万五千里也。’”文中麟趾即麟趾金;褭蹏 [ niǎo tí ]亦作“褭蹄”或“袅蹄”,褭为古代名马,褭蹏即马蹄金。那么麟趾金、褭蹏金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图11)

2011年~2016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数量已达478件,总重量超120公斤。此次发掘共出土马蹄金48件,其中大马蹄金17件,小马蹄金31件。大、小马蹄金其形相似,均为马蹄状,中空、斜壁,前壁高后壁低,呈一斜面,底为较为规整的圆形。麟趾金25件,中空。长斜壁,前壁倾斜度较大,后壁较短。底为椭圆形,其形似鹿趾。上口周缘饰金丝掐成的一组纹饰纹,后侧有一金丝攒成的花蕾状突起,上口嵌琉璃面。通体修长,壁面无波纹,抛光十分光洁【4】。(图10~11)

(图12)

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海昏侯墓所出土的这两种即为文献记载的麟趾金和褭蹏金。圆形似马蹄状即为褭蹏金(马蹄金);椭圆形似鹿趾为麟趾金,将两件麟趾金并列后,即成为鹿蹄形状。因此不叫麟蹄金,而称为麟趾金(图12~13)。因此,麒麟从其麟趾的形状似鹿,即可得知其外形特征与鹿相似。虽然与文献记载、画像石和青铜器上麒麟形象的圆蹄不符,但也至少与鹿蹄相符。而非猛兽,因猛兽为兽爪。

(图13)

3.六朝文物中的“麒麟”形象

1957年,在河南南阳邓县南朝画像砖墓出土的画像砖中,有一块画像砖上有一似马作奔跑状,肩有翅膀,头上有独角,且角尖作弯曲状的造型,其前有榜题“骐驎”,此“骐驎”即“麒麟”(图14)【5】。

(图14)

此画像砖上“麒麟”形象与汉代略有不同,最大的变化是其头顶上的角。在南朝画像砖上“麒麟”的形象,有角尖、且角尖弯曲呈钩状,而汉代时期“麒麟”的角是圆顶为“肉髻”状。这种南北朝时期角尖弯曲呈钩状是受东汉“天禄”和“辟邪”形象所影响。南北朝时期出现此造型的“麒麟”亦非仅此一例。还有1926年,河南洛阳陈凹村北魏元晖墓出土墓志上的“麒麟”形象(图15),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虽然墓志上无榜题,但其造型与邓县画像砖上的“麒麟”形象别无二致。

(图15)

因此,所见南北朝时期没有榜题的此类造型,亦可以归类于“麒麟”。同时,在邓县南朝画像砖墓出土的画像砖中,还有一块与“骐驎”形象画像砖非常相似的造型。其最大的区别是有“兽爪”,而不是“马蹄”(图16)。非常遗憾,这件非常完整的画像砖并没有榜题可做参考。但根据自汉以来“麒麟”的形象来分析,这件有兽爪造型的形象,个人认为暂时不能归类于“麒麟”。

(图16)

出土的南北朝文物中,除了画像砖外,亦有立体形象的“麒麟”出土。1993年8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发生一起盗墓案,位于底张乡的北周武帝孝陵被盗。其中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墓内有一方金质“天元皇太后玺”(图17)。此金印上为一只跪卧的“麒麟”形象,头似鹿或马;头上一角、角尖弯曲;马足圆蹄;肩有羽翼。这些特征与南朝画像砖上的“麒麟”形象完全吻合。同时,《隋书·礼仪志六 》记载北周皇后玺:“皇后玺,文曰‘皇后之玺’,白玉为之,方寸五分,高寸,麟钮。”皇后用玉玺,身为皇太后的玺印使用金质而非玉质,也是合情合理。因此,此玺为麒麟钮无疑。

(图17)

4.隋唐文物中的“麒麟”形象

1971年,陕西乾县唐代章怀太子墓出土一面太子妃房氏生前使用的铜镜(图18),外饰铭文:“鉴若止水,光如电耀,仙客来磨,灵妃往照,鸾翔凤舞,龙腾麟跳,写态征神,凝兹巧笑。”根据铭文可知,镜背内区四面的形象分别是“龙、麒麟、鸾和凤”。从镜中“麒麟”的形象来看,还保留着“鹿”的外形特征,与南朝“麒麟”形象没有太大的区别。

(图18)

在唐代的文物中,除了铜镜上的“麒麟”形象外,也有立体的“麒麟”形象。在陕西咸阳唐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前的石像生中就有“麒麟”(图19),而此“麒麟”形象现在普遍被误称为“天禄”。顺陵前“麒麟”造型的石刻,与邓县南朝画像砖上、北周“天元皇太后玺”金印上的“麒麟”造形一模一样。可见,唐代“麒麟”的造型延续了六朝时期。六朝至唐代时期的“麒麟”在延续汉代“麒麟”造型后,可能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在局部有了变化。比如最明显的就是角的变化,并普遍出现了翅膀。而唐代的“麒麟”形象也没有停止变化。

(图19)

1978年,湖南长沙望城区铜官镇蓝岸嘴窑址出土一件青釉红绿彩条纹“麒麟”形瓷器(图20)。类似器形多见于六朝时期的墓葬中,有学者认为是水注;也有说是烛台或插器等多种名称。长沙窑瓷器的生产年代最早不会晚于贞元十七年(即公元801年),最迟不会早于五代天成四年(即公元929年)。具体来说,长沙窑兴起于八九世纪之交,盛于晚唐,衰于五代。

(图20)

从这件长沙窑“麒麟”形瓷器上,清晰可见“麒麟”身上鱼鳞状鳞片,并没有双翼,这是在以往的相关文物中很少出现的。从时间上来推断,这件器物属于晚唐时间。类似的造型还见于Robert H. Ellsworth 的旧藏(图21)。而这两件“麒麟”的造型与宋代的“麒麟”形象非常接近了,唯一还保留着鹿头独角的六期“麒麟”形象。

(图21)

5.宋代文物中的“麒麟”形象

唐代李商隐《晋元帝庙》:“弓剑神灵定何处?年年春绿上麒麟。”(《浩然斋雅谈》(见《四库全书》本《浩然斋雅谈》卷中,四库馆臣注:‘案此诗李商隐集不载,未详所据何本,疑姓名有误。’)。宋代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碑字已漫青草死,酸风吹杀石麒麟。” 南宋曾极《石麒麟》:“短樊长堑起寒烟,知是何人古墓田。千岁石麟相对立,肘騣膊焰故依然。”唐宋诗人傻傻分不清将南京和丹阳地区南朝石刻艺术统称为“麒麟”(图22)。导致现在的学者多以止为据,明知故犯,将错就错的继续统称为“麒麟”。

(图22)

(图23)

无独有偶,2022年9月28日,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有重大考古发现,并公布了两岸石壁上祥瑞图(图23)。考古公布:主要图案是海马(实际应该是麒麟)、仙鹤和祥云。公布为什么说这是海马呢?纯粹是为了附会《东京梦华录》。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卷一》:“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图24)

(图24)

那么,石壁雕刻的是海中还是天上呢?很明显,祥云、仙鹤、麒麟,无一是与海(水)有关的。那又何来“海马水兽”?难道《东京梦华录》说它是海马它就是海马吗?怪不得那些唐诗宋词有关南朝石刻的叫成“麒麟”也都跟着叫“麒麟”,这种纯属以讹传讹。在宋以前的“麒麟”形象从未有与水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误载与讹传比比皆是,我们需要“辨别”。

(图25)

然而,到了宋代及以后,虽然偶尔还能见到这种鹿头带角,身上有鱼鳞状的“麒麟”形象。但换成双角的龙头形象之后,逐渐取代了唐以前相对统一的鹿头“麒麟”形象,一直延续到现在。此时的这种“麒麟”形象,与汉代到唐代时期的“麒麟”形象已经相去甚远。不过,至少在元代的文物上,还能见到与长沙窑出土的这件“麒麟”相似的形象。如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元代青花盘,盘子中间即为“麒麟”(图25),可见自汉以来的“麒麟”形象依然在延续。

(图26)

在宋崇宁二年(1103年)出版《营造法式》中,有一张麒麟插图,虽然此图不在原书残卷之中,却还能在一些抄本里找到它。对比故宫所藏的清初抄本和陶湘所藏的民国抄本,两幅麒麟都是龙头麟身,这个特点在宋代以前都不见记载,却是明清至今最常见的麒麟形象,可见现代麒麟在宋代已经基本成型。参考(图26)宋《营造法式》中的麒麟配图,上为清初故宫抄本,下为民国陶本。除了《营造法式》外,宋代可以确定为麒麟形象的文物非常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南宋马麟绘制的《三官出巡图》,图中有一头异兽被认为是麒麟,体态似鹿,头顶肉角,浑身鳞片(图27)。

(图27)

宋代麒麟的鳞片和龙头是怎么来的?先说鳞片。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麟”和“鳞”两个字是长期混用的,前面提到的“鉴若止水”唐镜中,“麟”就写作“鳞”。在其他古籍里,这个现象也不少。望文生义,一种叫“鳞”的生物,长鳞片似乎理所当然。另一个原因,可能和宋代多处“牛生麒麟”异象记载有关。牛生出畸形胎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书》记载:“元帝建武元年,牛生犊,两头。”现在看来不过是发育畸形,古人不知,视为异象。一直到唐代,牛生怪胎多是连体畸形,却在宋代出现了“麒麟”畸形。经笔者粗略统计,牛生麒麟记载在宋代出现8次,最早是在宋徽宗时期。宋徽宗命人作图下发,求购麒麟,可能促成了宋代牛生麒麟说法的传播,以至于越传越多,越传越玄。同时期的金代也有1起类似记载,后来的元代有3起,明代20起,清代还有5起。

6.元明时期文物中的“麒麟”形象

元代石雕栏板,背腹有鳞的独角马头牛形麒麟(图28),首都博物馆藏。从元代开始,对畸形牛犊的描述变得更详细,如“有鳞无毛”“体色青黄”“口目皆赤”等。明代的记录离奇如玄幻小说,麒麟出生时还伴有雷电绕母牛、小牛吐火鳖、夜空现火光等异象。下面摘录两段原文给大家欣赏一下。《异林》:“弘治中,滦阳民家牛产一麟……俗谓麟能茹铁粪金,遂以铁灌之而毙。后献其皮于镇府。”

(图28)

讲述一位财迷以为麒麟能吃铁拉黄金,鬼迷心窍到给畸形牛犊灌铁,生生给灌死了。《山西通志》:“崇祯十四年,兴县北乡高一奎家牛生麒麟。麟越,明年,复生一麒。”这头牛可谓产麒麟专业户,今年生一头,来年又一头。虽然记载的怪胎各式各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身鳞甲。至于龙头,其实是鳞片的“副产品”。宋代笔记《东斋记事》说水牛在水里受蛟龙影响,才生出了浑身是鳞的怪胎。群众深以为然,并在明代进一步夸大:牛龙交合生出麒麟。《五杂俎》里就说:“龙性最淫,故与牛交,则生麟。”既然是龙子,长个龙头也就不奇怪了。

(图29)

经过宋明两代疯狂添油加醋,麒麟已经集鹿、马、狮、牛、龙形象于一身。到了元代,麒麟形象更加多元:无鳞独角马、周身覆鳞的双角鹿、背腹有鳞的独角马头牛、周身覆鳞双角龙头爪兽……麒麟已经没个统一形态,铭文说是麒麟那就是麒麟吧。其它一些元代“麒麟”形象,如:元代大瀛海道院记碑中的独角马形麒麟(图29),浙江宁波象山县博物馆藏。元代双凤麒麟纹石雕,麒麟四肢长爪,周身无鳞,右边龙头有角,左边似狮头疑似双角(图30),国家博物馆藏。

(图30)

明代,麒麟为龙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所以龙头、鹿蹄、浑身长鳞的麒麟逐渐占据主流。从宋到明,中国神兽们都在逐渐“龙化”,白泽、龙马、獬豸、角端等神兽与麒麟极易搞混,明代以后认麒麟基本靠鹿蹄。《大明会典》中的麒麟配图(图31)。

(图31)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遣使进贡了一头长颈鹿,这是长颈鹿第一次入华,引起众人围观。当时翰林院的沈度写了一篇《瑞应麒麟赋》,写道:“臣民集观,欣喜倍万”,并配上画图。第二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直接从东非的麻林国(今肯尼亚或坦桑尼亚)带回一头长颈鹿,群众喜闻乐见,万人空巷。明朝人如此稀罕长劲鹿,以至于有段时间麒麟和长颈鹿几乎划了等号。

(图32)

明代绘画及补子中的长颈鹿型麒麟(图32)。长颈鹿在明代称为麒麟,其实非常偶然。首先,长颈鹿并不符合麒麟形象,只有鹿身和肉角沾点边。其次,宋人早就见过长颈鹿,不仅明确记载过其外形,还命名为“駞牛”“徂蜡”,后来清代记载长颈鹿为“恶那西约兽”,和宋人一样没管长颈鹿叫麒麟。可见,只有明代人这么干。让我们把时间拨回1414年。那一年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八月凯旋,群臣歌功颂德,九月收到进贡长颈鹿,臣子把它当做祥瑞的麒麟,讨个欢心,岂不美哉?明代特产的长颈鹿型麒麟就此诞生。最后一次长颈鹿入贡发生在1438年,考虑到长颈鹿的野外寿命约20年,可能1458年以后,明人再没见过真实的长颈鹿,画长颈鹿型麒麟只能临摹前作。从永乐到明末,就在这样的临摹传承中,长颈鹿型麒麟的形象渐渐走样。

(图33)

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明正统青花麒麟纹罐(图33),麒麟形象兼有长脖子和鳞片。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一件明代后期的麒麟补子,补子上的麒麟身形与普通鹿无异,鳞片是六边形的(图34)。

(图34)

初期的长颈鹿绘图,把长颈鹿身上的斑纹画成六边形的龟甲纹,后期临摹者真当那是鳞片了。到明代中晚期,长颈鹿大多身披细密的六边形鳞片,其实是长颈鹿与原先麒麟形象的融合。另外,永乐时代的两幅《瑞应麒麟图》都比较写实,给长劲鹿画上了长脖子。明代中晚期的补子,以及配图版《异域图志》里,长颈鹿型麒麟的脖子越画越短,最后几乎与普通鹿无异,到清代便不再出现,被鹿型麒麟同化了。这支绵延200多年的插曲固然精彩,但没有最终改变麒麟的形象。到最后麒麟还是麒麟,长颈鹿还是长颈鹿。【6】

那么,明代将长颈鹿叫“麒麟”,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叫长颈鹿为“麒麟”?因为我们知道那是个“误解”,所以没有再继续将错就错以讹传讹下去。所以,前面提到唐代李商隐的《晋元帝庙》、宋代苏泂的《金陵杂兴二百首》、南宋曾极的《石麒麟》中有关辟邪或天禄是麒麟的错误记载,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将麒麟误认为是“海马”均为错误的记载。我们不能以讹传讹。另外,可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日语中长颈鹿和“麒麟”都是きりん,日语叫长颈鹿为“麒麟”。

(图35)

明代王圻、王思义在《三才图会》中有关“麒麟”形象的图像及文字记载 (图35)。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礼运第九》:“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可见麒麟地位起码与龙同等,并不低于龙。

但在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地形训》中又记载:“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这里又指麒麟为应龙之孙,与龙的等级又低了点。明代《五杂俎》中记载:“龙性最淫,故与阳牛人交,则生麟……”

到了明代,“麒麟”的形象整合了龙、马或鹿,基本上就是:龙头、双角、麋身、龙尾、龙鳞、足为偶蹄。这种“麒麟”的形象,大致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麒麟”形象。

从上面这些相关文物,再结合文献资料。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出,从汉代到明代,“麒麟”形象的一个传承关系。

参考资料:

【1】南京博物院、邳县文化馆:《东汉彭城相缪宇墓》,《文物》1984年08期。

【2】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荥阳苌村汉代壁画墓调查》,《文物》1996第3期。

【3】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寇店发现东汉铜器窖藏》,《考古》1992年09期。

【4】刘慧中(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马蹄金、麟趾金意义探析》,《南方文物》2017年01期。

【5】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象砖墓》,文物出版社,1958年。

【6】陈奕宁:《麒麟演化史》。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online sports betting illinois american football betting sites how to bet online football

发布于:江苏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in this case, the card is played on a deck that has blackjack. in this case, the card is played on a deck that has blackjack.

the report of the worst-year of the total-old by the number of the most, britain on the largest global travel advice are expected population also comes against the uk, a quarter-year-year to the world cup of an average of the uk has been the average and their members of the uk. and on the uk is just as a total, which is the average year, the number of britain has now a 8% in the number one year.

is sports betting legal in ohio

as soon as new seasonal colors are announced, chanel devotees try to secure one or more in advance of hitting the store shelves. both styles can be worn over the shoulder, across the body or as a clutch with the chain tucked inside the bag.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